上海公共乐队成立,雷穆萨任乐队指挥,为管乐队。
1月8日,《字林西报》首次刊登上海公共乐队在兰心大戏院的演出预告。
上海公共乐队由工部局接管,成为有正式拨款、有专门乐队委员会管理的正规、专业乐队。
成立弦乐队。
鲁道夫·布克就任指挥。
布克将公共乐队扩充为小型管弦乐队,为中国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
梅百器出任乐队指挥。
11月6日,梅百器在赴欧招募乐手后返沪组件的新乐队首次亮相。
乐队更名为“工部局乐队”,为首次使用“管弦乐团”一词。
5月29日,谭抒真以实习生身份首次加盟工部局乐队,为加入工部局乐队第一位中国。
11月27日,国立音乐院创办。多位工部局乐队演奏员在国立音乐院教职,培养了一批本土音乐人才。
首次正式吸纳中国演奏员,为谭抒真、黄贻钧、陈又新、徐威麟等4人。
11月,乐团由国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首次由中国人管理。
5月27日,上海解放。
7月17日,举行上海解放后首场交响音乐会。
10月8日,中国指挥家黄贻钧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指挥家首次登台指挥交响乐团。
6月,在长江剧场举行招待英国工党首相艾德里音乐会,为首次外事任务。
4月,为本乐队及合唱伴奏乐队招考演奏员及学馆学员,首次设立乐队后备力量培养制度。
最后一位外籍乐师离国,乐团首次全部由中国演奏员组成。
5月,参加第一届“上海之春”演出,共演出三套曲目,其中有一套全部是本团创作的作品。
3月,与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交流,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及各声部长与我团演奏员一起排练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小泽征尔指挥。
▲ 1979年,小泽征尔来乐团指挥排练。
1月29日至2月初,黄贻钧应卡拉扬之邀去西柏林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为首位指挥柏林爱乐的中国指挥。
▲ 1981年, 西柏林音乐家小组访沪,与黄贻钧、周小燕在一起。
12月,黄贻钧从事音乐工作已50周年。12月10日《文汇报》、《解放日报》发表报道,祝贺黄贻钧从事音乐工作50周年。
12月3日,陈燮阳、秦淑兰来团工作,黄贻钧任名誉团长,陈燮阳任团长,秦淑兰任党支部书记兼副团长。
3月在9-10日,1985年度第一音乐演出季开幕演出,节目册上首次使用团标。 团标以SSO三个英文字母组成,是乐团英文名称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的缩写。三个字母构成一个琴头,琴头旁围有两根橄榄枝,表明交响乐来源于欧洲,交响乐可给人带来和平、宁静和优美。
9月22日,由上海发展交响乐事业基金会和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发起, 87个乐迷成立“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
9月29日-12月29日,上演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等,为乐团首次推出系列音乐会,亦为国内第一次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成套演出。
▲ 9月29日-12月29日,乐团举办贝多芬作品系列音乐会。 图为系列音乐会购票之踊跃及观众座无虚席的火爆场面。
11月8-9日,为第一届中国唱片奖举办获奖作品音乐会,上演杨立青《乌江恨》、瞿小松《第一交响曲》。
12月,试点体制改革,建立音乐总监制,为国内首个采用音乐总监负责制的乐团。
6月11日-7月24日,演出全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由陈燮阳指挥,并由广州白天鹅音响艺术有限公司录制音带。此为国内首套单人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音乐会和唱片。
▲ 1988年6月12日,“贝多芬之魂”系列音乐会
10月14日,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庆祝其建成100周年,为第一个献演卡内基厅的中国乐团。
12月,朱践耳的第四交响曲获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音乐比赛唯一大奖。
▲1990年,卡内基音乐厅100周年
9月,开始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举办周末室内乐音乐会,为上海第一个且唯一的经常性室内乐音乐会。
▲1991年12月,贝多芬铜像揭幕
我团进行体制改革:
2月-3月,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为全国第一个采用此用人制度的文艺院团。
1月16日,首次聘用的外籍演奏员,美国小号手克里斯•哈塞尔布林抵沪。
10月9日,黄贻钧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乐团院内举行。
4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叶小纲受聘为我团驻团作曲家。
▲11月15日,为歌剧《浮士德》伴奏。
10月8日,为庆祝建团120周年的纪念日,召开团庆大会,谭抒真作了发言。
10月9日,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庆祝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20周年”庆典音乐会,龚学平、金炳华、周慕尧等市领导观看演出。
▲1999年建团120周年庆典音乐会
3月中旬,在我团120年历史上首次写下为好莱坞大片录制原声音乐的难忘的一笔——为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和台湾纵影片公司联合拍摄的大片《卧虎藏龙》配乐。此片由李安执导, 谭盾创作音乐,大提琴家马友友承担片中一段大提琴独奏。 音乐将在美国合成,SONY公司出品唱片。
2月7日,聘用加拿大指挥家马可·巴利索托为常任指挥,为乐团首次聘用外籍指挥,开创国内先河。
乐团录制演出、谭盾作曲的《卧虎藏龙》原声配乐,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乐团。
▲2001年10月4日,在澳门演出《卧虎藏龙》
11月30日,《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含2CD顾圣婴演出录音,为我国首次为中国音乐家制作此类出版物。
3月,乐团聘请傅人长、张洁敏担任助理指挥,为乐团首次聘请青年指挥家担任此职。
5月23日,《朱践耳交响曲集》首发式在上海大剧院举行。这是国内第一次为一位中国作曲家系统出版交响曲唱片和总谱。
9月,赴美国巡回演出,举办10场音乐会。这是1990年来的第二次赴美。
6月20日,欧洲巡演,柏林爱乐大厅迎来了第一支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
9月,开始按与国际接轨的音乐季制度来规划演出。
▲2004年在柏林爱乐大厅演出
8月,首次进行公开考核选聘演奏员,采取“拉幕考”的形式。
9月,挪威籍指挥泰尔杰•米盖尔森被聘为我团常任指挥。
10月,继三年前《朱践耳交响曲集》出版后,我团和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继续编辑的 《朱践耳管弦乐曲集》出版。
▲2006年在上海音乐厅举办纪念莫扎特音乐会。
1月,“乐生活”系列音乐会启动,为乐团的首个演出品牌。
▲ 2008年1月14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5月,汶川地震,乐团举行室内乐赈灾演出。
6月,赴京参加首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朱践耳的“弦乐三折”和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陈燮阳指挥。
7月,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正式成立。
9月5日,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发布了公开招聘新任音乐总监的通告。最后,理事会选举余隆担任音乐总监。
1月12-26日,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上海交响乐团赴德国、荷兰开展乐团首次大规模欧洲巡演,先后在慕尼黑、纽伦堡、埃因霍温、杜塞尔多夫、汉堡、阿姆斯特丹和科隆等7个城市的主流剧场进行演出,受到了欧洲业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7场音乐会的平均上座率超过90%,累计观众人数超过1.1万人次,所有演出均按欧洲商业演出操作模式,通过当地票务系统公开售票。
7月5日,上海交响乐团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委员会成立,并出台了首届艺委会章程。确定了艺委会的机构性质、构成、职责,明确了艺委会委员的产生、任职资格、工作内容、工作纪律等。
7月27日,上海交响乐团在上交音乐厅召开2014 -15团厅音乐季新闻发布会。这是乐团自新一轮体制改革以来,站在“团厅合一”新起点上公布的首个“团厅音乐季”。2014-15乐季以“先锋古典”为艺术定位,力争让国内观众及时掌握世界乐坛的最新趋势。
9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盛大开幕。指挥余隆执棒乐团奏响了新厅第一声旋律——融贯中西的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此曲由出生于上海的陈其钢专程为开幕而创作。
9月8日,上海交响乐团2014/1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结束之后,由近万名网友投票产生的上交音乐厅昵称当场揭晓,“馄饨皮”以高票当选。
9月12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开幕音乐会暨上海乐队学院开学典礼举行。上交音乐总监兼乐队学院院长余隆担任指挥,上海乐队学院首届新生与上海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以及大提琴家王健同台演出,为新厅演艺厅奏响第一声。
9月18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迎来了开幕后的首支国外乐团——位居“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列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当晚的演出也是享有“改写21世纪音乐历史”美誉的世界著名青年指挥家杜达梅尔的沪上首秀。
2014年12月31日,2015上海新年音乐会奏响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韩正、杨雄、殷一璀、吴志明、应勇等各级领导出席观摩了演出。此次 “新年音乐会”还在内容上做了升级和扩容,创新推出“2+2系列”模式,即两台上交与两场海外名团的新年音乐会组合,四场重磅演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月1日, 以“讲座+资深业界专家”为主打形式的上交公共艺术教育系列活动——“有准备的聆听”正式亮相。活动开设音乐会专题讲座与音乐会前导赏两大版块,结合与围绕“团厅”乐季音乐会,“有准备”的定向为乐迷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赏析和解读古典乐的艺术内涵。
5月9日,上海交响乐团在上交音乐厅举办纪念黄贻钧百年诞辰系列活动。活动包括黄贻钧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黄贻钧铜像落成仪式、“鸣奏和乐百家音”黄贻钧先生诞辰百年纪念特展、黄贻钧百年诞辰纪念黑胶唱片首发式、纪念黄贻钧诞辰100周年音乐会等内容。
5月30日,上海交响乐团与世界顶级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北德广播”)在沪签署协议,双方就互访演出、音乐演奏人才培养,展开为期5年的跨国合作。这是继与纽约爱乐、悉尼交响、香港管弦、新加坡交响等知名乐团签约后,上交又一次将战略合作推进到了欧洲,标志着上交国际化进程继续向纵深迈进。
2015年6月30日-7月1日,上海乐队学院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首届长号艺术节。
8月,上海交响乐团在联合国总部首演交响序曲《上海1937》,拉开纪念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音乐会大幕。这是中国完整编制职业交响乐团第一次登上联合国总部舞台。之后,上海交响乐团访问巴西和阿根廷演出,率先以中国音乐经典的越洋演绎,开启中国与南美洲国家间文化合作交流的新步伐。
9月26日,上海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正式达成合作意向。在今后三年中,双方将就互访演出、艺术家交流、委约创作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增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提升双方乐团国际影响力。
9月28日,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由上交名誉音乐总监陈燮阳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联袂演出。此次演出,是继53年前(即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首演后,《英雄的诗篇》又一次回响在上海的音乐舞台上。
10月16日-18日,上海交响乐团推出24小时《指环》《古雷之歌》两部首演巨制,一经推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0月12日,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正式成立。
11月2日-3日,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倡导,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乐队学院、YL工作室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分别在上海交响乐团旧址和新厅举行。
2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在自己的音乐厅首演自主品牌“新春音乐会”,填补了国内新春音乐会市场的空白。
2016年3月20日起,上海交响乐团连续举办新创的集戏剧表演、现场乐队演奏、艺术导赏和互动游戏为一体的创意体验音乐会“音乐地图课堂”8场。2016年10月23日,音乐地图课堂进驻上海交响乐团乐季。
6月,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举办圆号艺术节,向上海乐队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全国其他地方乐团提供讲座、大师课、重奏指导交流、重奏音乐会的参与名额。
7月2日,第七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主办方上海交响乐团首创夏季音乐节节中节--上海国际青年艺术节,并首次尝试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办学生节日乐队,让学生群体和古典乐进行亲密接触。
8月16日--9月2日,上海交响乐团成功主办了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
9月,上海交响乐团与纽约林肯中心举办了首次艺术导师发展研习班。
4月16日,AEP-CHINA中国艺术拓展计划正式启动。这是由余隆总监发起,上海交响乐团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创办的专注于中国年轻人艺术教育的项目,获得来自国内12家职业乐团与专业院校、国际4家乐团和10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支持和参与。
4月28日,上海交响乐团在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世界首演委约作曲家叶小钢作品《敦煌》。
8月15日,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5岁。2017年10月21日,上海交响乐团在陈燮阳的指挥下复排朱践耳先生的《天地人和》,翌日又举办“朱践耳作品研讨会”,以致敬他对音乐的执着与创新,继续开拓中国交响乐的未来之路。
8月17日至28日,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上海交响乐团赴瑞士琉森音乐节、奥地利蒂罗尔节日剧院夏日艺术节、格拉芬内格艺术节以及德国易北爱乐音乐厅进行四场欧洲著名音乐节巡演。上交不仅是琉森音乐节在其80年的历史上首次邀请的中国乐团,同时也成为德国易北爱乐音乐厅首个音乐季唯一受邀的中国乐团,完成了易北厅开幕以来首次户外及网络直播,并获得当地媒体整版报道。此次巡演整体出票超过95%,共吸引约6000名现场观众和超过35万人次的网络观众。
10月1日,作为国内首个交响音乐博物馆,位于宝庆路3号的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于10月1日开馆试运营。该博物馆有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地产集团、上海音乐学院共同策划创办。为了在仅有的400平米内展现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史以及在上海涌现的众多优秀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上交巧妙利用了互动游戏和全息投影装置,以“乐之河”“乐之华”“乐之传”为题,呈现了300余件实物、照片。
12月31日,2018上海新年音乐会上首次尝试网络全景直播模式,打响了即将推出的“数字音乐厅”的第一炮。上交是全市文艺院团中首个获得交互式类网站备案认定的单位,获得了001号牌。
4月11日,在“音乐好邻居”的基础上,全新的“上交音乐教室”启动了,艺术教育活动走出音乐厅,走进了湖南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古典音乐以更具亲和力的面貌来到社区居民身边。“上交音乐教室”已制定出全年计划,如:系列讲座、琴童工作坊和室内乐演出相结合的多样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前来与交响乐亲密接触。
4月,上海交响乐团获得首届上海市徐汇区区长质量奖和2017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奖的提名奖,上海交响乐团就此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首个获得该类管理奖项的文化机构。
6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宣布,两家单位将携手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过程,并从中甄选出70部具有代表性的力作,以一套全新的编年体图文音像制品《中国交响七十年(1949年-2019年)》,于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正式发行。
6月7日,世界最负盛名的古典唱片公司DG向全球发布正式签约上海交响乐团,此次签约意味着上交将与世界顶级乐团共享发行高品质的宣传渠道,并且成为了国内首个由DG全球发行唱片的交响乐团。根据合作计划,DG从2019年起的3年内每年都将发行1张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唱片,曲目兼具西方经典和中国原创。此举不仅有利于乐团提高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还将对中国古典音乐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产生深远影响。
11月,获2018年度上海质量金奖,上海交响乐团是唯一获此奖项的文艺单位。
©Copyright 2022上海交响乐团(沪ICP备15005424号-1)